信·《朋友的诗》/中村中·《友達の詩》

聲明:本文部分内容引述、採納自維基百科(wikipedia)“中村中”詞條;歌詞及翻譯引用自“知日部屋”網站;關於GID等相關内容參考“知日部屋”中網友“Au Yeung”所發表内容。若相關内容著作權所有者認爲本文引述内容已侵害您的權益,請盡速告知,鄙人將以最快速度、最大誠意刪除相關内容並致歉。

信乐团的阿信单飞后出的第二张专辑里有一首《朋友的诗》,我听了很多遍,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总会不自禁的把播放设置为单曲重复。

一直知道《朋友的诗》其实是重新填词的翻唱,原唱据说是同一家公司的歌手中村中的《友達の詩》(朋友之诗)。而且在听过了《朋友的诗》之后不久,我就找到《友達の詩》,但是直道昨天,我一直都没有完整的听过这首原唱,直到刚才我开始整理音乐文件的时候,我才真正用心留意地听完了整曲。

原唱和翻唱在音乐的层面上各有千秋,无法详细的品评。但是当《友達の詩》被附上了中村中个人身世之后,原唱在我的心中终于占据了重重的一块。

或许你听说过同性恋、人妖、变性人等,但是你是否听说过“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简写GID)”?中村中正是一个患有GID的人,这是一种类似于同性恋的精神上的病症。但是GID不等同于变性,虽然中村中的户籍上是“男性”,但是在身体和精神上,中村中是“女性”。因此,或许用“她”来称呼中村中才是对“她”的尊重。有些GID患者选择一生隐瞒,而有些GID最后都会选择Trans-sexual(TS)或Trans-gender(TG)。TS就是所谓的变性,TG就是在身体和精神上接近心理上的性别。或许有些时候,人们会认为GID之间的爱情就是同性恋,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同性恋中的两人可能都认同自己本身的性别,并且都可以同性之间恋爱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个GID来说,中村中从心底认为自己是一个女性,“她”需要去爱上一个男性(虽然“她”在户籍上依然是男性),在“她”的精神意识中并没有觉得“她”是在进行一种同性恋行为。

回到《友達の詩》这首歌来,这首歌表达了中村中一种对于爱情无能为力的感受。“她”从15岁意识到了自己的患有GID,对于心仪的男子却无法如正常人般表白。于是这首3年前的歌很好的诠释了这样一个心理——无法爱恋,却希望依然是朋友。

触れるまでもなく先の事が (觸不到眼前的事)

見えてしまうなんて (還說什麼可以看見)

そんなつまらない恋を (苦悶的愛情)

随分続けて来たね (還是不斷的來吧)

胸の痛み 治さないで (胸痛的感覺無法治療)

別の傷で隠すけど (用其它傷將它隱蓋)

簡単にばれてしまう (還是馬上流露出來)

どこからか流れてしまう (不知從那裏流出來)

手を繋ぐくらいでいい (若可牽手便好了)

並んで歩くくらいでいい (若可並肩而行便好了)

それすら危ういから (不過這樣太危險了)

大切な人は友達くらいでいい (還是做好朋友比較好)

寄り掛からなけりゃ傍に居れたの? (無依的我可否依在你身旁)

気にしていなければ (若不介意的話)

離れたけれど今更… (雖已分離)

無理だと気付く (明白根本不可能)

笑われて馬鹿にされて (被笑是儍)

それでも憎めないなんて (也不抱恨)

自分だけ責めるなんて (只怪自己)

いつまでも 情けないね (真的無用)

忘れた頃に もう一度会えたら (忘記比事後再次相見吧)

仲良くしてね (一起做好朋友好嗎)

友達くらいが丁度 いい (做好朋友好了)

对于一种畸形的爱恋来说这是一种何其痛苦的过程!却比那正常的情感伟大无比!

如果你注意了,你可以在我空间中的播放器中找到中村中的这首歌。(END)

P.S.很长时间没有写过这么长的文字了,或许我骨子里也是一个不是很严重的GID吧!

古典推荐:贝多芬·《月光》

作品: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品27号]

作曲:贝多风

———–如你所闻

贝多芬创作有32首钢琴奏鸣曲,我最喜欢的是“月光”。

“月光”这个如此诗意名字并不是贝多芬自己起的,而是因为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在听了这首曲子后,把第一乐章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而来的。

贝多芬将此曲献给他第一个爱恋的对象——朱丽叶·琪察尔蒂。当他遭到恋爱失败并患有耳疾后,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这样的痛苦与失望的心情。于是,这样的月光并不是诗情画意的,而是清冷落寞的。

“月光”的第一乐章表达了许多种的感情,有柔情、有悲伤、有冲动、还有失望。正如贝多芬把这部作品的标题标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第一乐章更多的是思想的自由。

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相比,显得欢快轻盈。似乎保留了对恋人的音容笑貌的美好记忆。

第三乐章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在表达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前者是不可遏制的冲动,后者是从心底发出的申诉。在最后的尾声中达到了热情的顶点,但是就在这时,突然变得沉寂,一切变得如此平静,这却是在为最后的冲击做着准备。

P.S.诠释贝多芬作品最完美有两人:一是“键盘狮王”巴克豪斯,另一是肯普夫。前者的第一乐章柔情无比,与其本身对贝多芬其他作品把握的风格迥异。而肯普夫的则略显朴实,终于原味。两者各有胜场。对于YOBO中的这段CD录音是谁的,恕我耳拙,未曾听出,或许是其他人的,很有可能。

古典推荐:德沃夏克·《新世界》

作品: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

作曲: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

乐团:柏林爱乐

指挥:库贝利克

———–如你所闻

如果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听的第一支古典音乐作品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新世界交响曲》,确切地说是《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之后就深深地被其吸引。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是所有交响乐中慢板乐章最动人的一章。

德沃夏克是捷克作曲家,早期曾受勃拉姆斯的大力推荐。1892年被邀请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第九(新世界)交响曲》就创作于美国。

作品所表现的是身处美国的捷克人对故土的思念,内容受了长诗《海华沙之歌》的影响。第一乐章表达了作者初到美国时的感受,面对着新大陆作者思索着未来是什么。第二乐章受长诗中“森林中的葬礼”启发,海华沙的妻子明内哈哈为饥饿所迫,奄奄一息,在极度痛苦中与想念中的丈夫诀别。也真是这段感人的旋律在最初吸引了我。第三乐章,音乐在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见来回切换,或轻快,或悠扬。第四乐章气势宏大,其中除了新主题外又将前面乐章中的主题一一再现,抒发了与想象中的家人团聚时的喜悦,最终将乐曲推向高潮。

库贝利克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版本是被认为最好的《新大陆交响曲》的版本。库贝利克最擅长的就是捷克作曲家的作品,而柏林爱乐乐团的特色便是忠于音乐的本质。

Symphony No.9: 1. Adagio – Allegro Molto

Symphony No.9: 2. Largo

Symphony No.9: 3. Molto Fivace

Symphony No.9: 4. Allegro Con Fuoco

P.S.没想到播放器竟然可以链到这样好的一个版本,大家一起听听吧(可怜我电脑里只有伯恩斯坦指挥的T_T)。如果没空听全部的,可以挑着听第二乐章和第四乐章。

勃拉姆斯式的爱情

从前只知道舒曼和克拉拉的爱情是冲破重重阻力后而获得,为此舒曼还写了《第四交响曲》。今天才知道,舒曼的学生勃拉姆斯原来也是爱慕克拉拉的,为之终生不娶。

前些天,我曾经说我喜欢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这部用了23年写成的作品。它的第一乐章曾经得到克拉拉的赞赏,但是之后却用了14年的时间构思之后的三个乐章。无疑,对于克拉拉的爱慕以及当时社会的看法,对他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勃拉姆斯无疑是压抑的,最初或许是情欲,之后会是精神。当舒曼去世后,勃拉姆斯照顾克拉拉和她的孩子们整整40年,从一个20岁的青年到60岁的老人。克拉拉成为了勃拉姆斯的精神支柱。

1896年,克拉拉去世,1897年,勃拉姆斯继之而去。

或许,爱情在有的时候不需要言明,你知、我知,足矣!

Technorati 标记: , ,

交响乐啊,越听越来感觉啊!

我发觉我现在越来越高尚了,哇嘎嘎!

现在居然不听流行音乐了,居然开始专攻古典音乐。我果然是天才呀!

近来总是在重复听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用十几年时间写下来的东西果然很有实力。特别是第四乐章,竟然让我听到了贝多芬的第九,怪不得人家叫它“贝十”。

我太伟大了!

用foobar2000听音乐

不知道你听音乐的时候用的播放器是什么,千千静听?windows media player?或者winmap?但你有没有听过foobar2000?

很多人都没听过,包括之前的我。

很久以前,下载了一个格式为flac的古典音乐,然后试着用我所知道的播放器都试了一遍,没有一个可以打开。于是我知道了foobar2000。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刚接触到它的时候都是复杂,包括直道现在的我依然如此。并不直观的界面,复杂的编程语句,外观的单调乏味,汉化的简陋晦涩,许多的不令初试者满意的地方让这样一个播放器珠玉蒙尘。

坚持,坚持地使用,不停地探索,慢慢的,摸索到了门道,于是我开始听着高品质的无损音乐,终于摒弃了破坏性的mp3格式。

夜深人静的时候,用foobar来一点纯音乐,敲打着键盘,记录点滴,也是一种享受……

Technorati 标记: ,